|
|
金針菇:
- 又稱金絲菇。
- 是原產於中國北方針葉林地野生的可食用菇,目前本省產地為台中霧峰、草屯一帶,有雪白及微黃兩種。
- 早在元代時即有詳細的食用記載。早期因為產地氣候酷寒且保鮮、運輸技術不佳的緣故,使得鮮品採集不易,故多產乾品;50
年代時,日本人研發出人工栽培技術,70 年代,台灣引進栽培,而於80
年代達到興盛。使用太空包、塑膠瓶栽培。
- 目前,金針菇的鮮品受到大眾的喜愛,甚至有供過於求的趨勢。外型纖細,久煮不爛的金針菇,適宜汆燙、涼拌、炒製或熱滷。
- 金針菇的珍貴在於夏天颱風季節過後,各蔬果價錢飛漲,它卻仍因為自動化設施的栽培而維持價廉物美,永不缺貨的狀態。
|
![fve.jpg (4199 bytes)](images/fve.jpg)
![](../../field/images/fve.jpg)
|
|
|
杏鮑菇:
- 又名鳳尾菇。
- 屬於蠔菇家族的一員,產於南歐、北美地區及台灣中部一帶,以太空包栽培法、塑膠瓶栽培法培製,其有厚實而白的傘肉,具杏仁味,口感似鮑魚,所以有「杏仁鮑魚菇」的雅號。
- 質地細膩滑Q,口感絕佳,可縱切呈薄片或切段、切花刀,汆燙、炒、炸、燒、溜、涼拌皆宜。
|
![cbo.jpg (3562 bytes)](images/cbo.jpg)
|
|
|
秀珍菇:
- 別名蠔菇,屬叢生,個體較鮑魚菇嬌小,所以不須特殊切法,可切段、塊或直接烹煮,蒸、煮、炒、燴、湯,風味絕佳。
- 產於台中新社、大甲及南投埔里、國姓地區。
- 使用太空包栽培法,產期在冬季。
|
![cho.jpg (3336 bytes)](images/cho.jpg)
|
|
|
洋菇:
- 又名蘑菇的洋菇,是西洋引進栽培的菇類嗎?不盡然。原產於中國北方溫濕草原及西歐牧場草地的洋菇,自古即為人們的盤飧佳餚。不過,對於洋菇的栽培技術,西方人是比咱們祖先勤奮,17世紀時法國人成功地研發出人工栽培技術,20世紀初美國人引進栽培,40年代中國引進,台灣則於光復後引進,產地為台中、彰化、台南一帶。所以雖名為洋菇,中國人卻早就在食用了。
- 60年代是台灣盛產洋菇的黃金時期,各式罐頭產品的出口,為經濟奇蹟盡了一份心力。不過「洋菇王國」的美名,近年來被韓國及大陸廉價產品取代,著實可惜!
- 以覆土法栽培的洋菇,可炒製、煮濃湯、汆燙。
|
![ygo.jpg (6507 bytes)](images/ygo.jpg)
|
|
|
鮑魚菇:
- 原產於東亞與非洲的鮑魚菇,型似鮑魚而得名。
- 以段木法及太空包栽培,台灣產於台中、南投一帶。
- 其渾厚紮實的口感,不論燴、炒或燉湯皆宜。
- 根據國外醫學研究,經常食用富含特殊「平菇素」的鮑魚菇,可以強化體質,並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,降血壓及防癌。
|
![bou.jpg (3739 bytes)](images/bou.jpg)
|
|
|
柳松菇:
- 故鄉在日本,因為常叢生在松樹幹上而得名,又稱為柳松茸、柱狀田頭菇。
- 以瓶子培養法栽培的柳松菇,算是新興食用菇,食用以其「菇柄」為主,產地集中在台中石岡鄉,其特色為:煮再久也能保持脆度,不失其滑嫩清脆的嚼勁,可用烤、炒、炸、煮等方式料理。
- 柳松菇含有大量纖維質,可刺激腸胃蠕動,消除便秘。
|
![lso.jpg (5914 bytes)](images/lso.jpg)
|
|
|
木耳:
- 尤其喜歡寄生於陰濕腐朽的樹幹上,又稱為黑木耳、黑菜、雲耳、木菌。
- 自西元600年左右栽培至今,堪稱為菇蕈中的老前輩,本省產地以嘉義中埔為大宗。
- 切絲後滑潤、帶勁的口感,常見於酸辣湯、大滷湯中。
- 具通腸利便效果的黑木耳,其鐵質含量,在菇蕈類中僅次於草菇,中醫食療中常用於貧血療方。
|
![muo.jpg (4428 bytes)](images/muo.jpg)
|
|
|
銀耳:
- 和木耳一樣,銀耳含豐富膳食纖維,除可通腸利便,更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。
- 長久以來,走養生保健路線的銀耳,一直被視為珍貴的補品,不過,多以甜味表現,近來多位大廚嚐試以「鹹食」表現其脆感。
- 以段木栽培法及塑膠瓶培養法栽培的銀耳,又稱白木耳、白耳子、雲耳,產地主要分布於台南縣,其次為台中縣。
|
|
|
|
雪耳:
又稱玉茸,為新興菇場新秀,是1990年採集台灣野生斤耳之突變種,1992年完成栽培出菇實驗,以木屑包栽培,已移轉民間栽培。
- 雪耳鮮品白嫩可愛,其口感及品質均優於銀耳,但烹調時不宜久煮,以免影響口感與脆度。
- 將雪耳乾製品打碎,並以熱水泡開後,可與冰糖、蓮子、紅棗等加工製成高級甜湯,稱之為「素燕窩」。
|
![slo.jpg (5556 bytes)](images/slo.jpg)
|
|
|
香菇:
- 我國是最早食用香菇的國家,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悠久歷史。
- 香菇原產於中國北方的闊葉林地,20世紀初,日本人研發出段木栽培法,使得香菇名譟一時,70年代,因為木材難尋,台灣自行研發出「太空包栽培法」,更使產量大增,獨占菇壇龍頭老大的位置。
- 香菇別名冬菇(因其到了冬天香氣最濃、品質最佳),廣東人稱為北菇,本省產地為台中新社、南投埔里、集集等地,四季皆有,盛產期為3~10月,市面上分為乾品及鮮品兩種。
|
![sho.jpg (4573 bytes)](images/sho.jpg)
|
|
|
草菇:
- 因為野生於草地,故稱草菇。草菇經由陽光曬乾後,會散發出天然的獨特香氣,所以南方的廣東人稱其為「香菇」。
- 另外還有別名中國蘑菇、蘭花菇、包腳菇等。原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,台灣主要產地多集中於台中、南投一帶,以塑膠瓶培養法及覆土法栽培。
- 早在清朝時即有草菇的人工栽培,60年代本省人工栽培技術研發成功,使草菇產業風光一時,多加工製成罐頭,行銷全球。
- 草菇的鐵質是菇蕈類中排名第一,其他營養素如維生素B2、菸鹼酸、鋅等含量也豐富,適宜炒、蒸、煮、燴,不過草菇只能熟食,不能生食,應特別注意!
|
![vvo.jpg (6211 bytes)](images/vvo.jpg)
|
|
|
鴻喜菇:
- 原產於日本,目前本省主產地為台中,目前已打入超市及傳統市場,其質地細緻、甘脆而不塞牙、口感好,可作為盤飾、煮湯、火鍋、油炸或炒、燴皆宜。
- 由於是在榆樹上發現此種菇菌,故又稱為榆菇。
|
![hso.jpg (2786 bytes)](images/hso.jpg)
|
|
|
靈芝:
- 提起食藥用菇,大家一定想到靈芝,在國人傳統觀念中,它不只是仙藥、亦是吉祥物。
- 靈芝種類繁多,《神農本草》依外部色澤分為赤、黃、青、紫、白及黑芝六種。近年來科學研究證實,若以靈芝所含的「靈芝高分子多醣體」Polysaccharide
刺激人體免疫細胞,使其分泌激素後再抑制腫瘤細胞,即有顯著效果。
- 食用靈芝,可沖泡、熬煮飲用,也可濃縮製粉服用,另外也可與菜、肉類製成羹湯食用。
|
![lzo.jpg (4707 bytes)](images/lzo.jpg)
|
|
|